11日,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、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《文学蓝皮书:中国文情报告(2015~2016)》指出,2015年的中国文坛,长篇小说创作中小人物描写有了新的艺术突破,不再是“跑龙套”,或边缘性人物,网络文学不再虚构独大。
该蓝皮书设总报告、长篇小说、中篇小说、短篇小说、纪实文学、散文、诗歌、戏剧、网络文学、文学理论批评与年度文学声音等10个专题,分门别类地对年度的文学创作、文学现象、文学论争与文学事件等,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概要的描述。
报告认为,小人物过去是传统文学中主人公之外的“跑龙套”角色,主要以其落后一面衬托主人公形象高大;或是近年来“70后”作者笔下常写的边缘性人物,虽在作品中也属主角,但常是以其无奈遭际来表现无常的人生。在2015年的长篇小说中,小人物不仅担当了大角色——作品主人公,而且在平凡中藏匿着不凡,弱小中含蕴着高大,把小人物的性格写出了新的光亮,把小人物的形象提高到了新的境界。
如陈彦的《装台》中的刁顺子,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装台人,却在艰窘的人生中释放出如萤火虫一样的自带的亮光;又如刘庆邦描写矿难家属的《黑白男女》,镜头对准四个矿工家庭,既写出了他们在灾难之后与命运抗争和精神成长,又由这些人物的走向自强相互砥砺,写出了绝望中不灭的希望,冷酷中自带的温暖。
同时,报告指出,2015年网络小说创作中过去存在的虚构性写作一头独大的倾向有所改变。同时,虚构类和写实类都在原有基础上既有内容的拓展,又有艺术的拓进。如玄幻仙侠类小说,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,并着力打造典型性的人物性格,作品在好读性中平添了耐读性。此类写作的代表性作品有猫腻的《择天记》、耳根的《我欲封天》、我吃西红柿的《雪鹰领主》、无罪的《剑王朝》、血红的《巫神纪》等。而写实中的都市小说,不再普遍滞留于白领人群的情感纠葛,而是向经商、娱乐、医药等行业领域倾斜,作品由主要人物的独特命运,折射了不同行业的特色人物与特殊气韵,代表性的作品如跳舞的《天启之门》、全金属弹壳的《黄金渔场》、骁骑校的《穿越者》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化身为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,“腾讯”兼并盛大文学成立阅文集团。两大网文巨头的强力介入和资产重组,释发出来网络文学必将做强做大的可靠信号。
蓝皮书还指出,2015年,理论批评中认真反思与深入检省也是年度值得注意的动向;而写作的分化,传播的变化,阅读的泛华,批评的弱化,又给进入新世纪十五年的当代文学,增添了新的问题,提出了新的挑战。